科技部與國家中醫學藥聯合制定的“中藥科技現代化發展戰略”,結合了傳統中醫學藥與現代科學技術的優勢和特點,以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其實質是在中醫學藥理論和經驗的基礎上,借鑒國際醫學藥標準和規范,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對中藥進行研究、開發、生產、管理、使用和監督。中藥現代化是一個繼承和發展的歷史過程。從廣義上講,這一過程始于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然而,中藥現代化建設的真正基礎是,建國以后,中的整個發展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1基本積累階段:從年初到80年代以后,中醫學藥的科學原理和地位得到了充分肯定。2000年,現代醫學藥的發展和中國傳統被寫入我國憲法:中Yag秘書處指示將中醫學和西醫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同年,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姚平管理法”。同年,新的藥得到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局的審批,衛生部正式頒布了“藥瓶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等。中藥新型藥的研究、開發和生產以及我國的新的準備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學化、標準化、標準化、法制化的道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中藥批準的新藥數量逐年增加。中藥在保留傳統藥丸、粉劑、軟膏和丹的基礎上,研制了片劑、口服液、膠囊、顆粒劑等現代劑型。中藥的生產也隨著工業發展的規模而改變了前后的方式。
1.2發展階段:年復一年。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中藥現代化作為一項國家發展戰略得到了明確的提出,并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主要由科技部、中醫用藥管理局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持和資助。在中藥企業和科研院校的積極參與下,提出了實現中藥現代化的許多理論,并支持了許多科研項目。
2000年,成立了國家新的藥研發協調領導小組及其由國務院18個部委組成的專家委員會,并提出主持具有知識產權的創新藥的研究和少量中藥復合制劑的二次開發。其中、復方丹參滴丸和銀杏葉制劑銀杏靈取得了重要進展。2001年9月,美國FDA批準復方丹參滴丸進入中國II、III期臨床研究。銀杏也通過了美國FDA臨床研究的初步試驗。原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和國家中醫療藥管理局實施了“國家九五規劃”“中藥現代化發展戰略研究”,并于今年7月明確提出了中藥現代化發展戰略。建議將中藥現代科技產業行動計劃列為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重點項目。
2000年3月,科技部提出了中藥現代化研究和產業化發展的實施方案。其中、中藥復合材料基礎和功能機系統研究中藥現代化基礎研究已被國家科技部列為國家預選項目攀登計劃。2000年10月,國家中醫學藥管理局對處方關鍵科學問題的基礎研究進行了論證,并納入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開發規劃項目(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也高度重視中藥現代化的基礎研究工作。從年初開始,對中藥現代化的基礎研究項目進行了全面、大量的支持。#p#分頁標題#e#
1.3快速發展階段:從年初到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此期間,更多的部委參與了中對推動中藥現代化進程的推動作用,從財政支持向政策導向轉變,支持重點從理論研究、開發研究轉向中藥新產品、新技術、新技術的工程和產業化,將逐步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積極參與科研機構的模式。
2000年在成都召開的中醫用藥現代化全國科技大會是由科技部、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衛生部、原國家藥產品監督局、國家中醫療藥管理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國家科學院聯合制定的。“中藥現代化發展綱要”表明,我國的中藥產業將依靠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走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
目前,國家多個部委已將中藥現代化研究課題納入“十五”計劃和年度發展規劃。國家經貿委在制定“醫療藥科技十五規劃”和“年度發展規劃”時,以推進中試驗或新產品試生產為目標,提出要加強中藥項目現代化建設,重點解決中藥材料質量標準化、傳統名優中現代化進入藥項目和中藥項目現代化等關鍵技術,以實現中藥產品立足國內、走向世界的目標。
以中藥工業化發展為重點的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發布了“現代中藥工業化專項實施計劃”,被列為中項目前15名,并開始組織和實施現代中藥產業化項目。計劃通過在中藥工業全過程中實施中關鍵環節高新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使現代中藥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份額迅速提高,使中藥產業發展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據估計,我國中藥工業年產值將達到800億元,年均增長16%,中藥產品年出口價值達100~120億元,占中藥工業產值的10%以上,年均增長20%。計劃建設20個種植和加工中藥材料示范基地;培育20種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中產品;在藥中培育20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年銷售5億元以上的現代中產品;示范20種先進的單元制造技術和設備,并建立10條集成先進制造技術的自動控制示范生產線。建設10個項目研究中心臟,顯著提高中藥大型企業的創新能力等。
國家專利局正在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研究,以增強中藥的新優勢。金融業投資的重點和熱點逐漸轉移到中藥行業。香港、天津、成都、貴州、云南、四川、吉林等地的地方政府也把中藥作為地方支柱產業。